00后中学生离队入团衔接问题亟待关注
发布日期:[2023-02-02] 浏览

2022年5月1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要规范和加强少先队推优入团、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但是,基层通过调研发现,少先队员离团后,在加入共青团的过程中存在空窗期长、入团动机模糊和靠拢难度较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离队入团存党团教育空窗期。2020年7月24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通过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规定,“超过14周岁的队员应该离队。由大队举行离队仪式。”大部分学生在初二达到14周岁,一般情况下受教育至少会到高中或中职毕业,14周岁-19周岁的年龄段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测算,绍兴市柯桥区初中毕业班团学比9%,高中生毕业班团学比34.84%,中职毕业班团学比12.54%,中学团员的离队入团的间隔期平均约为2.76年,非团员到高中(含中职)毕业有4年以上时间与党团队组织联系较为薄弱,组织归属感较低,这部分学生占比超7成。在这段关键时期中,除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和党团教育实践外,大部分学生与党团组织的关系并不密切。

二、00后中学生向组织靠拢意愿低且入团动机存在不良倾向。通过调研发现,00后中学生对党团组织的靠拢意愿并不强烈,有意向入团的同学中,入团动机也并不纯粹。根据绍兴市柯桥区在2022年7月26日-8月1日统计的针对在校中学生的《关于党团队一体化培养的调查问卷》,2491名受访学生(初中29.4%,高中生70.6%)中,已提交入团申请书的为681人,占比仅为37.3%,不到3成,未提交的为1810人,占比72.7%。对已提交入团申请书的681名同学进行入团动机调查显示,“对团组织向往和渴望”的占47.28%,不到一半,“想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占35.83%,“为入党做准备”占14.83%,还有少数选择了“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认可”“好玩,挺新鲜的”“从众心理”,占2%左右。入团动机向个人主义发展的倾向较为明显。

三、青少年因入团难度高和升学压力大产生“躺平”心态。从严治团和团员规范发展要求越来越到位后,中学生入团要求较高,需要参与较长时间的学习、培养及志愿服务,与该阶段课业压力较大产生一定的对立性,同时完成培养后,仍不一定能成功入团,不少青少年产生“躺平”思想,以保障学业为借口放弃向团组织考虑的机会。绍兴市柯桥区齐贤中学杨酸老师指出,在2022年第一批团员发展中,我们36名初三团校同学根据考核办法排名,最终推荐8名同学入团,剩余的28名同学也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参与了全程的培养,其中就有学生存在“早知道入团这么难,我就不参加这么多培训和实践了,还不如多刷几套卷子”的想法。在党团队一体化培养调研中,关于从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培养衔接的问题(多选)得票最高的选项为“入团名额不多,很难向团组织靠拢”,占比53.75%,超过半数以上中学生认为向团组织靠拢非常困难,学生中“既然不能入团那就不入了,反正繁琐的团知识学习对中考学习意义实际而言并不重要”的看法逐渐蔓延,这导致了团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显下降。

为此建议:

优化离队入团衔接,在党团队一体化培养中避免“空窗期”。

一是探索“青马工程”向中学延伸面向在中学团校培养结业但未能加入共青团的入团积极分子,组建进一步学习交流和思考实践的平台,加强党团组织和优秀青年的联系。

二是保障中学期间党团教育的时长和覆盖面中学阶段学业压力较重,对于入团希望不大的青年要坚决杜绝政治“空窗期”,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青年特点出发,提升党团教育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三是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家、校两方的交流,加强入团初心教育和加强思辨引导,帮助青少年分析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