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良渚文化内容进一步纳入中学统编历史教科书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05-06]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挖掘、保护良渚文化的意义,深刻认识到其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的价值。他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近年来,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浙江省委省政府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国家统编的历史教科书中专门增加了良渚文化内容,比如,将其放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原始农耕文化”中,里面除了文字讲述各类遗存、遗址,还选登三张照片,通过课本学生就能了解良渚文化对于中国历史的深远意义。但目前的历史教材在其内容选编上还存在不足,亟待关注。

一是力度不够。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良渚文化虽已有较为全面地展示,但这块内容放在“原始农耕文化”的“知识拓展”部分,属于学生课余时间自行学习的知识点,并没有作为教科书的重要内容予以正面地、重点地呈现。在普高历史教科书中,良渚文化仅仅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一笔带过,表述为:“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另配有一张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在这里,涉及良渚文化的介绍内容实在太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据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良渚文化专家反映,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的突出价值在国际上得到了充分认可良渚文化在普高教科书里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比它晚几百年进入早期文明社会的山西陶寺遗址,而在职高历史教科书中则只字未提,这样编排是不合理的。

二是口径不一。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写道:“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直接写明了良渚遗址的重要意义,代表早期国家出现,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可在普高历史教科书中,将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放在一起,表述为“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的标志,这与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表述并不一致。据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社会学科法治学科研训员徐建强反映,由于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对良渚文化表述口径不一,容易引起学生认知混乱,甚至让学生对初中时学到的良渚遗址的文化价值产生怀疑。

三是定位不准。习近平总书记在良渚文化的批示中专门写道:“要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立体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良渚古城遗址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实物依据和确凿的学术支撑,有力回击了国际社会上关于中华文明应从发现甲骨文的商代算起只有3500文明史的杂音,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空缺,堪称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而目前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没有标明良渚文化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削弱其实际价值、降低其历史地位,也谈不上“全面、真实、立体”地展示。

为此,建议:

一、明确历史价值,保持口径统一。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里的历史教科书,对同一知识点的篇幅长短、内容深浅、侧重介绍可以有所不一,但表述口径必须保持统一,这是保持教材严谨、维护教材权威的需要,更是尊重历史、尊重文明的需要。鉴于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角度出发,历史教科书中涉及到的良渚文化知识点,必须保持口径统一,阐释其在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出现进程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落实力度

二、结合教学实际,分别予以调整。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建议提高良渚文化这块内容的地位,由原本的知识链接,变为正式课文,列入知识点和考试测验的重点内容。在普高历史教科书中,建议按照初中版的表述思路,对其进一步细化深化,准确适度地呈现良渚古城的最主要考古成就,阐明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在职高历史教科书中,建议增加修订完善后的良渚文化知识点,与普高历史教材保持一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