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壁垒制约水库移民直补复核精准高效
发布日期:[2022-05-06] 浏览

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南水北调工程时强调,要关注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吃水不忘掘井人。随着各地水利水电工程推进,水库移民不断增加,落实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巩固脱贫成果意义重大。《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明确,水库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扶持20年”,由移民安置区负责发放。同时又规定,需要对扶持人口每年进行复核,对扶持人口中死亡人员、国家行政机关公务人员、事业单位在编在职公职(财政供养)人员、因犯罪服刑的人员进行核减,并取消其扶持待遇。目前,浙江省已经建立水库移民登记系统,但尚未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导致移民直补复核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容易出错,影响移民的获得感,也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

一是异地复核不准确甚至难以核实。由于移民群体变动居住地、跨区域性流动比较普遍,而移民直补年度复核重点的死亡人员、国家行政机关公务人员,事业单位在编在职公职(财政供养)人员、因犯罪服刑人员,需要通过户籍所在地的村(居)人工上报,经村公示后,将复核情况上报镇街审核,区级核定,导致“发放单位异地核实”局面,复核难度加大。据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20年底,该区有大中型水库2座,相应水库移民8210人(含享受直发直补资金政策7513人),其中20%以上的移民已迁出登记地,部分移民迁至省外。由于省市信息数据未开放,核减人员名单只包含区内核减人员,部分市内区外,省内区外,甚至省外人员的信息仍无从得知,导致信息复核不准确。如浙江绍兴市柯桥区移民办2020年审计出的13名未核减人员全为市内区外人员,同时,审计也仅限市内,对于省内省外的人员信息仍无从核对。

二是人工复核耗时费力事倍功半。村(居)每年对所有移民进行查访复核,程序繁杂、工作量巨大,而且差错率一直居高不下。如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若耶村全村村民皆是移民,村委会工作人员每年复核都需要对1569名移民进行走访核对,村级将复核情况上报镇街后,镇级层面需核对一遍,再上报区移民办,区移民办需要跟区委组织部、区编办、区人力社保局、区教体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司法局等部门沟通联系,确认上年度国家行政机关公务人员,事业单位在编在职公职(财政供养)人员、因犯罪服刑人员名单,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往往走完核对全部流程需要2-3个月的时间。同时,水库移民信息一般一年核对一次,由于部分本应核减人口不主动报备甚至刻意隐瞒,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掌握信息,如绍兴市柯桥区对移民直补人员进行了两次审计,2018年共审计出18名未及时核减人员,2020年又审计出13名未及时核减人员。

三是数据壁垒至群众多地跑且易引发不和谐因素。由于部门间数据不实时互通,移民更改身份证信息、银行卡账户信息等,不能通过部门数据自动传导,难以实现“零跑”,需要本人自行前往所在镇(街道)甚至区移民办,变更相关登记信息,增加了移民群众的负担,影响了移民的获得感。此外,根据水库移民相关规定,对于未核减人员的直补资金,需要及时清退,由于部分移民群众对移民政策的不了解,对于移民核减不重视等原因,没有将人员真实信息反馈于复核工作人员,导致最后复核结果不准确,追缴多发移民补助不仅加大了村、镇、区三级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容易滋生一些不和谐因素。

为此,建议:一是加快部门数字化改革进度。由省级组织、人社、司法等各部门牵头自上而下建设完善统一的信息数据系统,组织基层各地对系统数据进行完善,并与各地现有数据系统联通,实行数据的互推共享。二是加快数据共享进度。由省级大数据建设管理部门牵头,通过城市大脑等数据中转载体,实现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共享,自上而下打通部门间数据信息壁垒,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部门间数据的即时共享,提高移民信息核对及补助发放的准确性,提升基层工作效能。三是探索实施户籍地与居住地相结合的核对方式,对跨省流动的水库移民,由实际居住地的水库移民登记管理部门协助开展信息核实工作。推动水库移民补助申请、信息变更等事项的网上办,由移民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实行前台一键申请、后台协同办理,实现水库移民相关事项办理的“零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