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鉴湖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助推我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1-08-31] 浏览

民进柯桥区基层委员会

                

去年12月份,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科技创新大会暨现代纺织鉴湖实验室启动仪式,“官宣”了与浙江理工大学的强强联合。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浙江理工大学及陈文兴院士团队的共同牵头下,我区将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等纺织领域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机构,以及省内外纺织产业链龙头企业,投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建设鉴湖实验室,并积极争创省级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集纤维材料与制备技术、纺织成型与绿色创制、纺织装备与智能制造三大攻关研究方向,以及一个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于一体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纺织领域新型研发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纺织产业蓬勃发展,中国轻纺城市场“应运而生”,印染产能已占全国1/3、全省1/2。但我区纺织业缺乏百亿、千亿级的行业龙头、航空母舰型企业,给人感觉“大而不强”,仍未形成行业龙头带动产业链合作创新、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产业发展共性问题和“卡脖子”难点亟待攻关。未来,鉴湖实验室将围绕国家战略所需,承担纺织领域“卡脖子”问题科研任务,加快形成突破性科技成果,推动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相互促进,不断推进纺织及相关领域前沿科学成果转化落地,为我区建设国际纺织之都提供强大的创新支撑。

为此,我们建议应从体制创新、合力共建、引才育才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鉴湖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助推我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一、不断探索体制创新,发挥实验室发展的制度优势

(一)注重管理体制创新。建议实验室实行科研型事业单位和国有资产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双法人”体制,努力打破传统科技体制机制的条条框框,探索实践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管理运行机制,让创新资源集聚更顺畅、多主体协同攻关更高效、多元投入后的利益分配更合理。

(二)突出激励机制探索。建议实验室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中长期评估考核机制,可引入第三方评估与国际国内同行专业化评价,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估考核的主要依据。对不同类型科研人员开展分层分类评价,建立以创新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科研项目考评奖励制度,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三)探索造血功能构建。建议实验室逐步扩展研发创新链条,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的衔接融合,通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加速、公共检验检测等,不断强化完善自身造血功能,最终实现创新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谐发展的多赢局面。

二、鼓励各方合力共建,强化实验室发展的要素保障

(一)注重政府引导,发挥财政基础保障作用。科研是个“烧钱”的工作,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支持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的主体作用,以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帮助实验室“挺”过至少前十年的资金难关。

(二)突出市场主体,鼓励民营资本共建共享。湖海虽大,不捐细流,实验室也要激发民营资本的创新活动,出台激励政策,努力吸引优势企业、产业基金共同出资。同时,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开展合同研发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按需定制的技术创新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吸引民营资金共建共享。

(三)整合科创资源,引导各类平台协同创新。实验室建设也要注重整合并充分发挥各类科创资源的作用,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优势力量开展技术创新、集成攻关,采取合同制、项目经理制等多种形式,形成强核心、多基地、大协作、开放式的协同创新大格局,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圈。

三、着力引才育才聚才,助力实验室发展的成果产出

(一)着力引进顶尖人才团队。实验室承担着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重任,必须将引才目光首先聚集在纺织及其相关领域院士或“准院士”级的顶尖人才团队上。我们既要早日将已聘任的五位科学家的创新项目落户落地,也要针对研究方向主动出击,去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和项目。

(二)引导创新团队项目入驻。实验室要对创新团队带项目入驻提供保障条件,重点引进面向行业关键技术、共性难题、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培育及示范项目,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新兴产业形成,为纺织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三)探索多元引才用才路径。实验室要进一步拓宽引才渠道和视野,不断完善以“全职引才为主、柔性引才为辅”的招才引智机制,突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社保、人事关系等限制,真正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