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主任会议上的发言
发布日期:[2020-05-07] 浏览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张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同志们: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最宝贵的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是贯彻中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区围绕管控规模、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多措并举,积极盘活城镇、农村存量用地,成效显著,走在了全省前列,“亩均论英雄”工作获得省政府表彰和奖励。前段时间,我和农经工委的同志,开展了专题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刚才,我们看了2个点,听取了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陈立根局长代表区政府作的工作报告,下面就我区加强存量土地高效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 主要成效

一是及时制订政策文件,规划引领合力推进。首先是做好政策引导。按照“控增量,挖存量”的土地开发利用新思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推进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的实施意见(试行) 》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引导用地模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指导存量土地高效利用。其次是注重规划引领。根据“多规合一”要求,启动柯桥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按照 “一核三区1+3”空间布局,谋划各个片区的发展动能,为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做好规划引领。再是加强镇街联动。通过区对镇街岗位目标考核,将存量土地盘活任务分解落实到属地镇街,并建立全区存量土地盘活月通报机制,上下联动,合力推进。2019年,全区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803.94亩(占全年供地48.85%实施低效再开发1904.33亩。

二是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助推产业提档升级。积极盘活集聚企业原有老厂工业用地,先后通过亮剑行动和退出区关停印染企业110家,腾出原厂区面积6937亩,其中22家企业(1615.04亩)实施“退二进三”,80家企业(4475.93亩)“退二优二”,1家企业(64.2亩)“退二换宅”,还有1家企业(37.15亩)“退二还田”,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较好地发挥土地效益。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开展新三年(2017-2020)行动计划,全区累计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作坊)583家,关停淘汰274家,盘活土地新办企业114家。处置“僵尸企业”2019年,共处置“僵尸企业”8家,盘活土地208.83亩,出清厂房面积13.52万平方米,安置职工667人,盘活资金2588万元。实施低效工业用地“二次开发”,2019年,实施“二次开发”项目27只计643.59亩,其中22只(521.31亩)实施传统纺织产业改造升级。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106.94亩,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1100亩目标任务。

三是整合城乡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实效。开展全域整治,增加城乡用地面积,通过调查摸清全区城镇低效用地44822.71亩,农村低效用地28834.17亩的底数,积极开展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漓渚镇大步村等9个村被列为省级试点项目,预计盘活农村建设用地400亩,增加用地空间240亩以上。统筹 “三旧”改造,加大土地置换力度, 2019年,全区“三旧”改造(旧城、旧镇、旧村)总实施面积47502.3亩,新增建设用地空间 383.7亩,有效缓解了用地紧张。激活闲置农房,盘活农村集体用地,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三资”管理改革,2019年,完成土地流转4337.6亩,共引入社会资本6.65亿元,激活农房建筑面积21.57万平方、山林5202亩、田地933亩,增加农户收入1891.3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292.95万元。

四是深化产业用地改革,强化“亩均论英雄”理念不断创新了产业用地政策,在全市率先出台新型产业用地(简称M0)试点政策,鼓励突破工业用地“双控指标”,释放土地亩产效能,受到社会各方关注和好评,如投资30亿元的东盛慧谷项目,主体已结顶,目前已签约高新技术企业21家,项目进展顺利,今年又有3只项目提出申请,计划投资37.6亿元。持续深化了“亩产论英雄”理念,实行“亩均+”高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亩产考评实施奖补政策,2019年共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8670万元,实现全区单位建设用地GDP41.2万元/亩,有力提升了土地亩均产出。有力提升了土地产出实效,通过印染产业集聚提升,印染行业亩均税收由2015年的13.47万元/亩,提高到28.77万元/亩,亩均增加值由92.59万元/亩提高到162.78万元/亩。

五是加强土地执法监察,维护用地管理秩序。加强存量土地使用常态化监管,建立区、镇、村三级执法监察网络,对盘活存量土地中对用地面积、容积率和用地性质严格管控,确保土地使用的严肃性。实行项目全程监管,落实项目预审管理、合同管理、竣工验收、考核督查等方面全程监管,加强批后监管复核验收,督促企业按合同要求投资建设到位。加强违法用地监督查处,通过联席会议、信息通报、案件移送,加强与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的联合办案机制,全区共立案112宗,罚款461.5万元,拆除违法建筑面积7.53万平方米,没收违法建筑面积13.84万平方米,有效维护了全区存量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秩序。

二、存在问题

1、盘活热情欠高。低效用地开发不少属于存量土地“二次开发”,大多土地已抵押,不少业主对原来土地升值期望较高,等待政府拆迁,对“退二优二”、改造提升、土地置换、项目退出意愿不强,对提高容积率、实施土地流转、集约用地积极性不高。一些业主“重增量轻存量”、“重基建轻技改”,存在着粗放式用地思想,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不强。

2、盘活力度欠大。2018年编制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调研情况看,我区共有低效用地73656.88亩,2018年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32宗(1322.72亩),完成率为1.782019年完成27宗(1905亩),完成率为2.59%,低效用地再开发力度有待加强。印染企业集聚后关停原厂区仍有1000亩左右土地未盘活,全区还有4家热电企业、360亩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全区批而未供土地有12881.76亩,供而未用有117亩,闲置土地还有715.63亩,土地盘活任务仍比较重。

3、项目进度欠快。从调研座谈情况看,普遍反映盘活存量土地的项目推进不快,如2019年审批通过的27只“二次开发”项目,目前动工建设的只有4只,开工率仅14.8%。还有不少存量土地盘活项目由于权益关系复杂、产证不齐、历史遗留问题多,特别是“二次开发”政策性强,涉及牵头部门多、审批环节多,又涉及土地性质变更、规划调整、税费政策等因素,影响建设进度。

三、对策建议

1、增强规划科学性。科学规划低效用地,实行改造一批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科学规划企业集聚搬迁后腾退低效土地厂房改造盘活,通过环保监管、电价水价、土地使用等政策措施,倒逼企业“退二优二”、“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实现“二次开发”。鼓励企业自主实施转型开发,提高亩均效益,对符合M0政策的,要提高奖补力度。合理调整规划用途,实行退出一批”。对不宜改造提升的存量土地,调整规划,及时退出,通过转变性质、增减挂钩,优化用地结构,调节土地指标。创新推进宅基地置换工作,在农户自愿基础上,实现“以房换房”、“以房换钱”、“以房换租”。对于无法利用的存量土地,合理调整规划用途,用作停车场、社区服务中心、便民医疗服务中心等社会事业公益设施类划拨项目。全面开展土地整治,实行提升一批合理规划“三旧”改造,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做到集中用地和集约用地。科学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建设用地复垦新增耕地进行连片化整理提升。统筹规划拆迁土地,结合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做好土地整治,做到拆、改、用有效对接。

2、提高政策针对性。分类施策。对批而未供土地要规范土地储备管理,完善征迁政策,做好源头预防。对批而未用、批多用少的土地征收土地闲置费和使用税,鼓励通过转让、入股及租赁等方式,提供新上项目用地。对低效土地要通过税收等政策杠杆,倒逼“二次开发”。综合施策。政策的制订要充分保障社会各方的合法权益,按照成熟一宗,处置一宗,盘活一宗的原则,推进存量土地盘活,确保相关政策“看得见”、“摸得着”、“接地气”、“能落地”。要根据盘活效果和社会反响,不断完善和健全具体政策举措确保土地利用高效性一事一策。严守土地政策和控制详规的同时,在具体项目和操作上,应采“一事一议”和灵活高效的方法。要充分利用市场供需关系,引导土地使用人主动对接市场,采取合作开发或交易盘活。要根据闲置低效土地区位特点和规划情况,结合土地使用人的意愿,“一企一策”实施“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在符合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的前提下,鼓励通过改建、改造、提升等方式建设一批可租赁或销售的工业地产,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3、调动业主积极性。加强政策引导。以政策扶持为引导,做好定标准、建制度、重服务、强监管等工作,积极探索存量用地盘活模式,着力释放低效和闲置用地潜力。适时提高存量土地的保有成本,迫使低效用地单位主动退出土地。实施项目全程监管和跟踪评价,及时公开建设进度和土地利用情况,规范业主用地行为。吸引工商资本。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股权转让、企业自主、村集体与市场主体联动开发等形式,吸引各方业主参与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有序推进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允许村集体、村农民合作社、农户参与土地整理和盘活利用,开发现代农业项目,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外来投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转让和租赁等方式参与投资项目开发和盘活闲置土地落实惠企减负。加大信用担保、融资贷款、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并向节约集约用地的企业倾斜。根据项目产业类型、生产经营周期等因素,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提高企业用地方式的灵活性,减轻企业负担。合理设置相关前提条件,鼓励企业提高厂区内的建筑容积率,不再征收土地价款差额。

4、加强工作联动性。建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健全协调联动制度,强化全局意识,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健全信息沟通制度,实现存量土地开发利用信息共享,协同推进工作落实。健全联合评审制度,对用地项目的投资规模、经济效益、建筑容积率、生态环保等进行联合评审和综合评价,严格项目准入,实现全生命周期用地监管。建立部门与镇街之间的联动机制。按照“部门负责、属地管理、相互联动”的要求,加强部门和镇街之间纵向联动、横向联合,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部门要抓好全区面上的工作,加强对镇街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监督,镇街要强化属地责任,树立“守土有责”意识,落实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积极抓好具体工作。加强执法监察力度,联合做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案件建立政府与业主之间的互动机制。做好指导服务,及时走访有关单位和企业,宣讲政策,听取意见,协调解决问题,指导业主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审批服务,深入推进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改革,及时通报项目办理进度以及最新政策要求加快建设用地组卷审批速度,保障项目早落地、早投产。确保存量土地及时盘活、高效利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