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功夫调查研究 提素质履职为民
发布日期:[2020-05-07] 浏览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管理国家事务,必须具备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例如监督法律实施,必须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法律实施如何?为什么实施的好,经验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教训又在哪里?代表参与人大决策,必须通过调查研究,详细把握社情民意,就决策的现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作出理性判断。代表提议案、建议,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找准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形成有说服力的材料。

人大代表可能会说:自己天天生活在群众中,对社会上的事情知根知底,还要调查研究吗?笔者认为,为什么人代会上有的代表发言少?原因在于不了解情况,怕说错、不敢说,表面上看是发言意识不强,根子在平时缺乏调查研究。为什么有的代表提建议存在“问题说不透、对策讲不清”现象?原因在于代表凭印象、凭感觉提建议,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没有挖掘问题的根源,当然也就提不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底气。调查研究的实质,就是向群众求教问计,最重要的是了解事物的客观真实性。因此,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开展调查研究,需从三个方面花功夫:

在深入调查上花功夫。不能只坐在办公室想“点子”, 要眼睛向下,“身入”基层、“心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了解民心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查方式上可以采取代表个人持证视察、代表小组联合调研、区人大常委会或镇(街道)人大(工委)牵头组织,形式上可采取联系选民或选举单位、约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智慧是无穷的,对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执行情况最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就蕴藏在群众之中。因此,要诚心诚意拜人民为师,真正联系群众,和群众做朋友,做群众的知心人、交心人、贴心人,从而调查出真情况来。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查研究弄清问题性质、找准症结所在,进而有的放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也要花功夫间接调查,注意搜集有关资料,形式上可以采取参观学习、网络检索、资料查阅等,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丰富精准调研、深入调研手段

在认真研究上花功夫。调查研究,顾名思义,既要调查,又要研究。如果说调查是为了了解事物的客观真实性,那么研究则是寻找事物的客观规律性,这符合马克思唯物主义基本规律。代表要在调查和研究的结合上下功夫,“只调查不研究等于白调查,只研究不调查等于瞎研究”。要善于解剖麻雀,站在全局高度,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分清主次求同存异,善于逆向思考求真务实,善于发现苗头把握趋势,善于归纳梳理、提炼升华,最后写出有分析、有建议、有理有据的调研报告,为党委决策提供依据,推进政府工作开展。

在解决问题上花功夫。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要把提出切实可行解决问题的建议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柯岩街道现有军人1819人,其中退伍军人1737人,每34人中,就有一名退伍军人。这一群体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让这一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这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必经之途。只有退役军人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和保障,才能让保家卫国的现役军人无“后顾之忧”。因此,今年年初,人大工委围绕街道党工委中心工作,组织代表就街道组建“军人之家”进行专题调研,建议办事处加快“军人之家”建设,办事处认真落实,用一个月的时间,于4月上旬建成“军人之家”。“军人之家”主体建设面积400平方米,接待厅、荣誉室、服务中心、服务站、宣教室,并与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实现无缝对接,打通了与各平台之间的“绿色通道”,实现服务退役军人的“一窗受理、一站解决”模式,为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了更好地发挥“军人之家”的作用,“军人之家”服务中心主任及秘书长分别由退伍军人、区人大代表陈茂兴和陈柏兴担任,他们以双重身份,积极做好联系与服务工作,使“军人之家”真正成为军人群体温暖的“家”,成为人大代表联系军人群体的“连心桥”。

人大代表联系广泛、渠道畅通,在调查研究方面优势明显、潜力较大、大有可为,其意义和作用更不言而喻、不可替代。因此,人大代表应当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本功”和“必修课”,学得真经,练就真功,努力让调查研究贯穿于履职行权的全过程,真正从“字面”落到“地面”、从“想法”变成“做法”、从“效果”化为“成果”,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新使命。(王荣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