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移动微法院?
移动微法院是以大家最熟悉的手机微信为载体搭建,通过微信小程序入口访问,无须下载安装,无需添加好友,即可完成各项诉讼流程的操作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浙江移动微法院”,进入注册即可使用),使诉讼活动不再受制于法庭等特定场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进行,是“移动互联网+审判”的最新成果,是司法工具的一次重大创新。
移动微法院与现有的各审判执行系统及多元化解平台全面对接,数据实现实时双向交互,贯通从立案到归档全流程,基本实现“一入口全链条”办理。除刑事案件外,占法院收案量90%以上的民商事、行政、执行案件都可适用,可满足多方当事人需求。充分考虑手机操作的用户体验,移动微法院大部分操作可拍照一键上传;内置文书模板,常见文书可简单填写后自动生成;内置“一步一导引”,诉讼全程有提示或释明。移动微法院引入人脸识别、电子签名、多路实时音视频交互等先进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移动式、跨时空、便利化诉讼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二)移动微法院便民案例
(1)移动微法院助力高考志愿填报
原告胡某某诉被告王某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柯桥法院在立案受理后,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在第一次调解过程中,由于双方当事人买卖次数较多,并未对清账目,且双方均不愿让步,调解陷入僵局。承办法官决定双方当事人把交易往来的账目对清后,再另行组织调解。但就在准备第二次调解的过程中,被告告知承办法官要回安徽老家帮助子女填报高考志愿,无法如期参加调解。考虑到高考志愿的重要性,承办法官建议双方当事人使用移动微法院进行调解,并指导双方完成移动微法院的注册认证。于是,一场跨省的纠纷调解在移动微法院的平台上开始了。由于承办法官的人文关怀,被告深受感动,很快调解就以被告让步取得了成功。该案调解的成功,不仅展现了法官的智慧,更体现出移动微法院对化解矛盾和当事人其他需求兼顾的重要作用。
(2)移动微法院助力债权人会议召开
2017年3月6日,市中院裁定受理李某某对绍兴县某家纺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申请,并于同日指定浙江某律师事务所作为管理人。后该院报请省高院同意于2018年8月24日裁定将该案移交柯桥法院审理。经过债权申报后,合议庭了解到,在这起破产清算案件中,仅有8名债权人,且债权较为清晰。为方便债权人参会,合议庭经与管理人、债权人沟通,充分征询各方意见后,决定利用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召开债权人网络会议。其中有一位债权人表示希望线下同时参加会议,合议庭经讨论后亦予以准许。会前,合议庭向管理人及各位债权人详细介绍微法院使用方法,同时做好在系统内添加当事人信息等准备工作。11月23日14点30分,债权人会议准时开始。法官与管理人、债权人通过“掌上法庭”实现群组实时对话,最终由各债权人上传其签字的表决票对表决事项进行表决,线下参加会议的债权人亦同时投票进行表决。经表决,六个方案全部高票通过,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圆满结束。
债权人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模式,有效提高了债权人会议的效率,提升了破产案件审理的效率,增强了债权人参加债权人会议的积极性,降低了债权人参加会议的费用,减轻了管理人展开进一步展开工作的难度。
(3)移动微法院助力异地纠纷调解成功
原告何某诉被告王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承办法官在收到案件后即与被告联系确认送达地址。当天下午,承办法官将法律文书送达给被告,被告表示现居温州但经常出差,开庭时间无法出席,自己有意愿与原告调解,但下次过来无法确定时间且路途较远。考虑到被告再次到柯桥调解或开庭的诉讼成本较高,原告及代理人均无法及时赶过来,承办法官推荐原、被告使用移动微法院进行调解,并指导双方完成移动微法院的注册认证。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仅用半小时就通过移动微法院达成调解协议并通过平台进行在线确认。该案从立案到达成调解协议仅3天时间,真正实现了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