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柯桥区城市道路交通治堵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7-06-20] 浏览

柯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钱勇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下面,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城市交通治堵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交通治堵工作是关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大事,按照省、市统一工作部署,四年多来,我区紧紧围绕“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总目标,连续多年把治堵相关工作列入区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区城市交通治堵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16年底,我区交通守法率综合排名全市第一,其中机动车守法率98.2%,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93.8%;交通满意度83.7%,较上半年提升5.1%,提升幅度全市最大。刚刚过去的2017年第一季度,机动车守法率99.5%,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86%,综合排名全市第二。特别是今年317日召开的全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年度工作会议上,区委副书记、区长沈志江同志,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县(区)级城市代表,作了经验交流介绍,得到大会肯定。

一、我区交通治堵工作开展情况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截至2016年底已达30万辆,其中汽车23万辆,年均增长率达20%。同时由于道路资源、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供给与车辆增长速度不相匹配,导致交通压力持续加大,“早晚高峰堵、南北通达阻、市场通行挤、商圈停车难”等突出难题已成为柯桥城区的一大“顽疾”。为切实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畅通,20133月,区政府专门成立柯桥区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各部门合力抓好规划、建设、管理、宣传、服务等系统治理工程,突出标本兼治,全面打响治理交通拥堵攻坚战:

1、完善配套,着力补齐基础短板。一是强化规划先行。编制并发布《年度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白皮书》,向社会公开制度规划、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将省市两级下达的治堵任务,以及区里确定的治堵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治堵成员单位,对各相关责任部门工作进度实行每月通报、每季度督评。二是完善交通路网。新建改建城市道路24.8公里,投入1500万元对金柯桥大道、群贤路、镜水路等主要道路交叉路口进行渠化改造,增加右转弯车道和左转待转区,提升了交通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成功打通断头路12条,重点拆除了横跨104国道的轻纺城火车站,104国道6个南北通道实现畅通。同时大力推进104国道高架、钱滨线及城区内环提速改造等工程建设。三是优化停车供给。建立路面停车收费机制,对城区13条道路施划1700多个收费停车位,全面推行停车收费,规范停车秩序。新建柯南、东方山水、体育中心、瓜渚湖东岸公园、谢桥立体停车楼等停车场,完成兴银大厦、鱼得水商贸广场、锦麟天地等8个地下空间停车功能归位整治,16个老旧小区进行交通综合整治,累计增加停车位7400余个。同时,积极推广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节假日及夜间对外开放,16家单位共推出停车位700余个,有效缓解了市民停车难问题。

2、加大投入,着力提升公交服务。一是加快硬件建设。区交投集团融资2.86亿元,于20146月完成公交国有化收购,形成了区城乡公交下辖三家区属公交公司(区公交、汽运巴士、舜江公交)和市公交集团合营的“1+1营运格局。同时,优化公交线网,增加公交车投放,公交线路运营班次总量逐年提升5%,四年来共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509辆,提升改造公交车站238只。二是打造智慧公交。建设完成公交智能化系统,目前全区601辆公交车全部携带海信智能车载终端,可基于视频进行车厢拥挤度分析,并实现WIFI热点共享,其中后台智能调度系统6.0,可实时随时调取车内信息、GIS地图、线路轨迹等信息,还可与驾驶员“实时通话”。2016年首批48只智能电子公交站牌投入使用,覆盖城区9条主要道路的24个公交站点。三是提升服务质量。20168月起运营绍兴市区至柯桥城区通勤专线公交13条,最大限度便利于民,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同时,注重公交文明建设,结合最美公交驾驶员评选、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公交诚信,统一司机服装,进行文明驾驶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公交服务水平。四是强化慢行系统。按照“扩面、增点、提质”要求,加快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解决近距离出行和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区分三期(一期1500辆、二期4000辆、三期1000辆)共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173个、公共自行车6500辆。

3、严管严治,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实施重点管理。规范中心医院和明珠广场区域2个交通常态严管示范区,严管5条治堵重点道路,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0%以上,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守法率达到80%以上。扩大城市禁货区域范围,对金柯桥大道柯北段(华齐路至杭甬高速口)和104国道实行白天禁货。同时,实行“一路口一方案”管理,建立城区应急疏导分队,推行交警、机关民警站高峰岗和交警(协警)“包路口、包路段”等制度,有力提升了路口执勤效率和路面见警率、管事率。二是加强交通管理。加大违章停车整治力度,购置7辆拖车全部上路,每天拖离违法车辆50余辆,借助“智慧天网”违停抓拍系统,启用13个路段、128个探头电子警察进行抓拍。开展“四小车”专项整治,取缔置换非法上路的残疾车393。全面整治轻纺市场周边交通秩序,严查严打货车、黄标车驶入限行区域、非交通占道等违法行为以及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违法现象。三是创新社会管理。实施“人文治堵”工程,每年组织2次机关干部上路进行文明交通劝导,有力地提升了交通治堵的社会效应。自201411月起,每年专项投入500万元聘请144名交通文明劝导员在各个重点道路路口进行文明劝导工作。201610月起,集中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专项行动,努力形成“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一家人影响一群人”的文明交通良性循环。

4、创新特色,着力深化科技治堵。一是提升智慧交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交通智能化建设,2014年投资5000万元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天网”工程建设,建成了较为完备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交通智能化指挥中心集成平台。分析交通运行状态数据,梳理拥挤原因,每月编制“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分析评估报告”,提出改进措施。二是实现智能诱导。成功建成全省首个县(区)级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系统平台,通过柯桥城区的13块大型交通诱导屏和43块停车诱导屏以及柯桥警方、柯桥交警等微信公众号和交通电台连线,实现了交通拥堵指数和交通拥堵路段的智能发布,多种方式为公众出行提供服务,效果明显。三是建设智能停车楼。为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从智能化治堵角度出发,在停车难问题突出的绍兴市中心医院新建1个智能化公共立体停车楼,计划2017年底建成投用。

5、加强宣传,着力营造良好氛围。一是丰富宣传活动。陆续开展了“区、县(市)长谈治堵——媒体直播访谈”、“问政零距离沟通面对面——交通治堵专场”电视问政节目、“区长与市民面对面谈交通治堵”等活动;多次进城区中、小学开展文明出行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区范围内举行了“我为治堵献一计”金点子征集活动,共征集各类“金点子”300多条。二是注重舆论引导。与区级媒体合作,开设“交通治堵进行时”和“大力开展交通严管集中整治活动”专栏,开展交通治堵--让城市更畅通,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征文比赛,FM106开设治堵专栏,每周一至周五及时播报治堵信息和路况信息,进行公益宣传,特别是今年以来加大对典型的交通违法和不文明交通行为曝光力度,起到了反面典型的正向警示作用。三是呼唤全民参与。制作交通治堵专题片和宣传册,系统梳理展示全区治堵工作成效,通过区级媒体进行播放,让民众了解更多的治堵信息。特别是印制带有“文明安全畅通”字样的治堵宣传标语水笔1万支,发放到各机关事业单位及城区学校,结合“大手拉小手”活动,切实提高全社会对交通治堵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二、存在问题

尽管前期我们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来说,我区的交通治堵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后一段时期的治堵任务十分艰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私家车仍是交通工具的“主流”,目前我区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0万辆,且仍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大多数市民将乘用私家车作为出行方式的首选,绿色、低碳出行的习惯和风气尚未形成。二是城市道路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柯桥城区正处于各种基础建设全面开工的阶段,如104国道高架、杭绍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体量大,施工时间长,给全区交通带来较大压力,同时停车系统、执法管理等难题也需要集中精力解决。三是文明交通氛围尚未形成,柯桥是一个由小镇发展起来的城市,市场区域众多、外来人口聚集,闯红灯、超速、乱停车、乱穿马路等各类交通违法现象仍时有发生,市民文明交通素质须进一步提高。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下阶段,我区将按照省、市的总体工作部署,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始终围绕“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治堵工作总目标,切实把交通治堵作为回应群众关切的民生工作着力点,巩固治堵成效,突出治堵创新,在解决源头性问题、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和提升市民素质上下功夫,努力为全区人民营造良好的出行和生活环境。

1、对标看齐,提高满意率。紧盯省市两级下达的治堵工作任务,对标最好最优,细化任务清单,一一分解落实到各治堵成员单位;更加重视城市交通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区交通网络,规范交通标志标线;持续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专项整治,特别是要做好城市治堵工作向重点小城镇延伸工作,确保群众交通满意度不断提升。

2、夯实路网,提升畅通率。改造提升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通道建设,重点推进杭绍城际铁路、104国道高架、钱滨线、柯桥城区内环提速改造、堵点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快打通断头路;运用工程型和管理型手段,大力实施道路设施功能提升和管理挖潜,改善道路环境面貌,避免交通拥堵隐患形成;继续推进停车系统建设,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切实缓解小区停车供需矛盾。

3、严管严治,提高守法率。围绕治堵重点道路和市场、学校、医院、商圈等区域,保持常态化严管高压态势,加大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实现示范区及其他治堵重点道路内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0%以上,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达到80%以上;加大对“四小车”、乱停车、占道经营的执法管理力度,探索实行巡特警与交警的多警种联巡机制,实时严查严处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僵尸车”专项整治,腾出交通空间,确保城区道路交通秩序进一步改善。

4、创新手段,提升科技率。不断创新治堵方式,全面实施交通治堵自主创新十大工程,充分利用交通智能化指挥中心集成平台,加快建成集规划、建设、公交、停车、秩序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强化科技动态管理,完善和深化城市道路交通动态实时监控,建成智能交通诱导和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完善交通运行指数系统。

5、注重宣传,提高参与率。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并记住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进一步强化治堵理念宣传,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守法的交通意识;加大对违停、违章行为曝光力度,反响约束违法行为;开展“一个报纸专栏、一档电台栏目、一批公益广告、一次成果展示、一系列文明劝导”等“五个一”的宣传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宣传治堵成效,营造更加浓厚的治堵氛围。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交通治堵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坚持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为第一需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进一步创新思路、扎实有为,真正做到科学治堵、主动治堵和超前治堵,努力为全区人民打造安全、畅通、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最后,我再次代表区政府对长期关心、支持我们政府工作的人大各位领导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这一民生工作,真正助力“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

20175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