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关明 李宝江
大凡求医看病,总是找些童颜鹤发、饱经风霜的老医师,这是病人的普遍心理。因为老医师临床经验丰富、医疗技术高明。然而在钱清人民医院,一些骨伤病人却喜欢争先恐后、挤在一起请一位年青医生看病,不仅仅是他待人和气热情,更是高超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吸引着病人。同时他还会把病人中典型的普遍问题、热点问题适时地反映给人大、政府部门。这位年轻医生就是镇人大代表、钱清人民医院副院长冯伟良。
医技精湛
1989年7月从浙江中医学院毕业分配到钱清人民医院的冯伟良,常常利用业余时间,一头扎进医药书海,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潜心研究中医骨伤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年努力,冯伟良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及整骨手法诊治常规的各种骨伤病人,特别是在应用中药治疗颈椎病、腰肌劳损、手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骶管滴注疗法结合整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后,技高胆大的冯伟良医生没有为这些成绩的取得而沾沾自喜、高傲自满,他又进一步根据中医古代书籍中的“筋出槽”、“骨错缝”等理论,结合现代解剖学局部组织损伤引起的细微解剖改变或血管神经受压的原理,创造了用“理筋手法”、“整骨术”和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治颈腰椎疾病,突破了中医领域用中药、针灸、拔罐、推拿与按摩治疗颈腰椎疾病的传统方法,改变了只可缓解不可根治的局面,给广大颈腰椎疾病的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成果不但体现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而且还通过了市卫生局专家组的审核批准,设立颈腰椎专科门诊,由冯伟良医生负责并任主治医生,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钱清、夏履、杨汛、衙前、坎山等地的颈腰椎病人纷至沓来求医看病。该院的颈椎病专科也赢得了方圆几十里的知名度,最近在中医中药中国行绍兴站活动中,被授予绍兴市首批农村中医特色专科。冯伟良也提升为副院长,他多次荣获镇、局级先进个人,还被聘为绍兴县中医学会理事。多篇颇有价值的论文如《屈伸手法治疗肘关节骨错缝50例临床报告》、《古代医家对接骨药的认识》、《五圣散加味治疗腰腿痛39例临床报告》等相继在省、市级医药杂志上发表,其中《屈伸手法治疗肘关节骨错缝50例临床报告》一文还在浙江省中医骨伤科年会上交流,并得到浙江省中医院教授吕凤祥先生的高度评价:“像冯伟良这样年青一代有这么深的造诣,是中医界的骄傲”。
医德高尚
作为钱清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冯伟良没有坐在行政办公室,而是依旧每天早早地来到他的颈椎病骨伤科,认真、细致地为病人诊断治疗。有人戏言:“冯院长,你是院长了还要给人看病呀?”冯伟良笑笑说:“给每一位病人解除痛苦,不但是我的本职,而且是我最乐意做的事。”冯伟良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总是时时把病人放在首位,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深更半夜,不管是炙热酷暑还是刺骨寒冬,只要接到病人的求医电话,他从不推辞,不论亲疏贵贱,不管路远路近,都会放下手头的活儿,立马赶到病人面前或去医院替病人医治。特别是一些村民的关节脱臼、肌腱组织急性挫伤和小孩常见的桡骨小头半脱位症,他每年要免费医治80多次,从不叹一声苦,说一声累。他给病人“上臼”有一令人叹服的绝技,就是在和病人聊天、谈话、说笑之中,不知不觉“咯噔”一下就上好了,显得轻巧、无痛、无伤,恢复自然就快了。去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晚,人们忙着张罗过年,而钱清岒江村村民李水良打来电话,说是住在他家的四川籍12岁的小男孩手骨脱臼,急切叫他出手相助。闻言后,冯伟良迅速驱车赶到岒江村,短短几分钟就手到病除,小男孩家长千恩万谢,一定要拿出300元钱酬谢冯医生,被冯医生婉言谢绝。钱清九岩幼儿园的徐建琴老师对冯伟良医生也是赞叹不绝,说她儿子韩徐超手骨脱臼每年要三、四次,都是冯伟良医生免费医治的。他还多次到所属社区义务为村民作颈椎病、骨质增生症等常见病的中医防治讲座。朴实的言语、朴素的作风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村民一致的赞声。
议政惠民
作为镇人大代表,冯伟良不忘关心民生、向政府荐言献策的职责。他深入群众当中,观民情,察民意,针对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镇人代会上提出了“加强对农村中医药经费的投入”的建议,以减轻农民看病压力与医疗费用,提高农民工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钱清镇是全国经济百强镇,现有外来打工者八万余人,成为推动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他们的经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明显偏低,医疗保障更是缺少,不少外来打工者看病的钱是从亲戚朋友或邻居老乡那里错来的。针对这一现象,细心的冯伟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镇人代会上提出“对服务本镇企业的外来打工者发放医疗券”的建议,此建议引起了镇人大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镇政府很快设立专项经费,出台了外来打工者“医疗券”发放制度及有关规定,并于2008年7月1日起,给予服务本镇企业的外来打工者发放医疗券和报销部分医疗费,报销比例分别是门诊总额的15%,住院总额的20%,所报销的经费由镇政府全额买单,此举既给在钱清打工的外来劳动者得到了实惠,又充分体现了钱清镇党委、人大、政府对外来打工者的关爱与呵护。针对该镇各村的医疗点杂、乱、散等现象,他又提出了“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建议,在镇党委、人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一糸列改革措施,现在该镇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实行了“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定点布局、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管理。还对全镇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收费实行“三免”政策,即免挂号费、免诊疗费、免注射费,药品实行顺价作价。实在的措施、着力的管理,使全镇卫生医疗显现透明、服务、务实的机制,使老百姓对医疗满意度与政府的满意剧升,进一步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